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6444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聚焦五一音乐节:各地音乐节特色鲜明,中小城市音乐节蓬勃发展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票房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其中,全国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12.12亿元。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浙江:2025春节全域旅游人数3567.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9亿元

发布时间: 2025-02-05 点击数量:0

2025年春节是我们第一个“非遗”春节,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活动,国内文旅消费火热。


据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统计,1月28日至2月4日,浙江省累计全域旅游人数3567.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下同)同比增长10.9%,比2019年同期增长29.2%。其中,接待过夜游客2132.2万人次,同比增长6.9%,比2019年同期增长6.1%。日均全域旅游人数1247.9万人次,同比增长11.6%,比2019年同期增长15.4%。全域旅游综合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11.8%,比2019年同期增长26.6%。游客人均花费1455元,同比增长0.8%,创假日旅游抽样调查以来(2021年)历史同期最高。


根据飞猪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来浙旅游交易额排名全国第二。

 

春节期间,全省245家4A及以上旅游景区累计到访3145.8万人次,同比增长1.1%,比2019年同期增长20.2%。日均到访人数前三的旅游景区是: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温州市楠溪江风景区、杭州市京杭大运河·杭州景区。

 

热闹,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晚上。据统计,全省49家省级以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到访人数1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4.8%,比2019年同期增长30.8%。

 

非遗民俗引客来。2月4日19时,一场红红火火的浦江板凳龙表演在之江文化中心广场上演,数十人的舞龙队伍绕场一周,时而翻腾,时而甩尾,格外精彩。这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组织的春节系列活动,吸引许多市民游客前来观看。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非遗民俗游成为众多游客“别是一番年味在途中”的不二之选。

 

浙江各地充分挖掘民俗特色,举办了一系列群众参与度高的年俗活动,让老传统焕发新活力,共度极具特色的“非遗中国年”。全省推出10条“年俗非遗游”新春主题线路,组织非遗馆里过大年、点亮中国灯、赶个年味集、年画进万家等非遗活动390场,滚灯、打铁花、飞天火壶、舞龙舞狮、庙会、灯会、皮影戏等非遗活动大放异彩,非遗市集热闹非凡。


浙江推出“浙里逛市集”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文旅市集150余场,打造兼具传统烟火气和现代时尚范儿的特色文旅市集品牌。在“衢州味道南孔市集”新春专场,浓厚的年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活动形式,被大家点赞。春节假期,“南孔市集”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超10.8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300万元。

 

大戏大展热度高。央视蛇年春晚舞台上,浙江共有80人参与6个节目的演出,涵盖小品、戏曲、歌曲、舞蹈等品类,参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浙江卫视连续三年推出越剧春晚,为全国观众精心打造一场春节艺术文化盛会。其中,越剧《我的大观园》电视首播,既古典又时尚,掀起青春越剧新风潮。绍兴越剧小镇举办“越剧中国年”系列活动,每日开展各类表演20余场次。


浙江各地积极迭代旅游演艺产品,打造沉浸式视听与互动体验的新模式,温州瓯海“梧田欢乐大马戏”更新升级,融入车技、厨技、舞技等元素,假期带动梧田老街客流超65万人次。全省文博系统精心策划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独特的文化魅力。如宁波博物馆的《东方的起点——宁波与西安:海陆丝绸之路跨时空对话》展览持续火爆,观展人数超6.5万人次,带动馆内文旅消费增长38%。春节假期,全省55家重点文博场馆累计到访人数143.7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4.3%。


(来源: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