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河南博物院:“聚天地之灵气,汇宇宙之精华”

发布时间: 2024-10-12 点击数量:0

河南博物院

7dfa0e6496b3fddc1c1125091805bfe.png      常设展览: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 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陈列、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明清河南。

镇馆之宝:妇好鸮尊、云纹铜禁、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杜岭方鼎、贾湖骨笛、四神云气图壁画、玉柄铁剑、莲鹤方壶、武则天金简。


河南博物院:“聚天地之灵气,汇宇宙之精华


河南博物院建立于1927年,是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文物达17万多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国家一级和二级文物有5000余件。

 

(商)妇好鸮尊、(春秋)云纹铜禁、(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商)杜岭方鼎、(新石器时代)贾湖骨笛、(汉)四神云气图壁画、(西周)玉柄铁剑、(春秋)莲鹤方壶、(唐)武则天金简,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

 

“镇院之宝”之一的贾湖骨笛,距今历史8000多年,是目前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这支长23.6厘米的骨笛,由鹤类尺骨制作而成,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它的发现也将华夏文明史前推4000

 

2018年,贾湖骨笛和妇好鸮尊、云纹铜禁一起在央视《国家宝藏》亮相。

 

妇好青铜鸮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商朝晚期青铜器代表作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鸟形铜酒器。1972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通高46.3厘米、重16千克,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一只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只藏于河南博物院,一楼第2展厅常设展“泱泱华夏 择中建中”展出。

 

河南博物院的常设展览除了“泱泱华夏 择中建中”,还有“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陈列”、“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明清河南”。

 

河南博物院包括广场、序幕大厅、基本陈列馆、专题陈列馆、临时陈列馆、文物库房、学术报告厅、电教楼、观众参与和娱乐厅、计算机中心、文物保护中心、图书资料馆和培训服务楼等部分。现在备受中外观众欢迎的华夏古乐厅——主展厅一楼西侧,其演出以河南音乐文物为基础,对中原地区古代乐器、服饰、乐曲以及演出场景进行复原重构,让参观者不仅能观看,还能够聆听历史。目前在展演有“华夏古月——音乐文物复原展演”。

 

河南博物院从外面看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它以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为原型,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大楼的外观,最上部为倒覆斗顶,隐喻“聚天地之灵气,汇宇宙之精华”。

 

2019年河南博物院成立文创办,打造主品牌“豫博文创”,以文创产品为载体,深挖文物的内含与文物背后的故事,加强传播,坚定文化自信。如今河南博物院已开发文创产品近2000款, 其中以“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最受欢迎,而“唐宫夜宴”周边系列也因为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的出圈火爆全网。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河南博物院的珍贵文物亦见证了中原文明的辉煌历程。



河南博物院官网http://www.chnmus.net

       新媒体 微博|微信|抖音: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