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聚焦五一音乐节:各地音乐节特色鲜明,中小城市音乐节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5-08 点击数量:0

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了五一的数据,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票房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其中,全国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12.12亿元,同比增长5.12%。

 

中演协简报指出,各地音乐节特色鲜明,中小城市音乐节崛起,凸显下沉趋势。“保定驴火DELIGHT电子音乐节”结合烟花秀,连续4天,每日演出8小时。湖北孝感“2025王者荣耀电竞派对音乐节”用“电竞+音乐+文旅”跨界融合。陕西宝鸡、安徽滁州等也通过音乐节激活文旅消费,宝鸡推出“银杏音乐节”,安徽滁州“葫芦果音乐节”推出“音乐节+景区”联票优惠,乐迷可凭票游览琅琊山、醉翁亭等景点,进一步拉动假日消费。


据美团旅行数据,TOP10热门目的地为南京、西安、成都、 北京、重庆、长沙、洛阳、武汉、上海、广州。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各地演唱会、音乐节有超百场,“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玩法,文旅消费呈现出多元化新发展。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据途牛《2025五一出游消费盘点》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众多目的地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宴。在新媒体平台驱动下,“网红城市”效应持续发酵,成为旅游消费新热点。年轻群体一边被社交媒体上各类精彩的旅行内容所吸引,出游需求被进一步激发,一边又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旅途见闻,形成持续传播效应,吸引更多游客前去“网红城市”打卡体验。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三亚、广州、南京、成都、杭州、西安、重庆、武汉等目的地是今年“五一”假期境内游更为热门的“网红城市”,游客“打卡”热度位居前列。


据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家庭、亲子游群体以54.5%的占比成为主力,三天及以上的中长线游是多数游客的选择,占比达38.8%,灵活自由的自驾游持续升温,平均热度涨幅超100%,其中“贵州自驾”热度近一周飙升233%。北京、上海、重庆、西安、杭州、成都、广州、南京、武汉、天津位列国内十大热门城市前十。除传统知名景点外,演唱会、音乐节、漫展等文化活动成为目的地热度增长的新引擎。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元气森林音乐节,上海超级芒果音乐节,武汉仙人掌音乐节及四川崇州迷笛音乐节等活动,不仅吸引乐迷跨城“打卡”,更带动目的地旅游相关消费激增。天津在众星云集的“泡泡岛音乐节”的带动下热度上涨266%,成功跻身热门城市前十。

 

据音乐财经的观察报道,2023至202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2023年为行业恢复期的“高光时刻”,大型户外音乐节共落地47场音乐节,覆盖一线至新一线城市及部分文旅热点地区,头部IP与地方新品牌同步扩张;2024年,大型户外音乐节的落地场次回落到23场,同比缩减51%,同期延期项目激增至8档;2025年回升至27场,延期数量压缩至4档,区域分布更趋均衡,二三线城市承办占比提升。

 

2025年五一期间,一共落地37档音乐节,不含延期取消的音乐节场次。其中,这37场音乐节的统计包含了10档中小规模的户外音乐节和室内音乐节,如Fjaka音乐生活节、小燥海岛艺术节、新乐府世界音乐节、溢泉湖音乐生活节、江岛海棠音乐嘉年华、乐堡天长地久音乐节、云上草海音乐节、FREEINSIDE室内音乐节、春风十里*鹿过墨江音乐节和台湖爵士音乐节。

 

从今年五一延期的情况来看,票房压力是主要因素。既需要邀请到新一波可以真正带票的艺人,也需要面对突发天气情况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从音乐风格来看,27场大型户外音乐节为多元流行,摇滚民谣说唱混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五一竟然有4个电子音乐节,电音涨潮,说唱赛道反而退潮,只剩下1个说唱潮流音乐节。去年同期却有YOLO音乐节和满堂FULL HOUSE音乐节这样完全扎根在说唱赛道的IP。

 

从数量来看,今年五一落地的27档大型户外音乐节。从省份来看,上海、云南、广东和江苏在五一期间分别落地了3个音乐节,其中,广东落地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以及广州的HITC云思妙想音乐节。江苏落地了咪豆音乐节、太湖湾音乐节和龙舞极风汽车机车音乐节。


从音乐节落地的城市规模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落地16个音乐节。从落地的天数来看,22个音乐节选择了2天,8个大型户外音乐节落地了3天,4个音乐节落地4天。

 

五一双城超级草莓音乐节北京、东莞双城三天贡献124个演出时段,吸引17万人次观众。5月2日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开幕当天,世园公园周边酒店入住率达100%。作为拉动消费的强劲引擎,本届北京草莓音乐节预计带动直接和衍生消费达6000万元,持续释放文旅融合的强大活力。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三天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约8万乐迷入场观看,畅享“潮流东莞 五一进莞来”假期狂欢,初步统计拉动东莞文旅、餐饮、住宿、交通、商超等相关行业消费约2.8亿元。

 

今年摩登天空在提升音乐节的多元化阵容上,下足了功夫。从体验上来看,今年的北京草莓和东莞草莓同样是业内第一,专业化流程和规范性是行业标杆。

 

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3天演出入场人数累计突破10万人次,音乐节现场的95后观众达78%,近八成为跨城客流,其中京津冀以外地区用户占比超四成,同时今年的音乐节也创下其在东疆举办以来的人数新高,带动周边住宿、交通、餐饮等综合消费超6000万元。据了解,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由创娱无界公司出品,已连续三年落地天津,投资额达1.2亿元。从今年五一期间社交媒体对音乐节的口碑反馈来看,这支团队在改进现场体验方面进步很大。

 

今年是第十届太湖湾音乐节,主办方用四天四夜的超强阵容,吸引超过95%的市外乐迷、超七成的省外乐迷,带动超过6.5亿元的周边消费。

 

“2025Head In The Clouds(云思妙想)音乐艺术节·大湾区站”在南沙音乐秀场举行,两天共吸引近3万名观众。其中,来自省外的观众占比超49%,30岁以下观众占比超过85%。阵容主打说唱潮流,但也有电子和流行摇滚内容。

 

五一期间,据不完全统计,一共有超340组音乐人奔波在大型户外音乐节的演出路上。其中,薛之谦行程最忙,一共接了5场音乐节,包括咪豆音乐节、太湖湾音乐节、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和新蜂音乐节。而相声演员岳云鹏五一出演了3个音乐节,分别是太湖湾音乐节、佛山银河左岸音乐节和银杏音乐节。


12组音乐人在今年五一大型户外的演出场次为4场,基本上属于能抗票房且性价比较高的当红音乐人和乐队,包括老狼、万能青年旅店、赵雷、二手玫瑰、郭顶、颜人中、黄子弘凡等。46组音乐人演了2场大型音乐节,包括许巍、郑钧、椿乐队、达达乐队、马赛克、海龟先生、房东的猫、蛙池、声音碎片、后海大鲨鱼、周柏豪和当代电影大师等。此外,219组音乐人出演了1场大型音乐节。

 

从整个五一的艺人阵容大盘来看,音乐节市场依然还是正常运转,舞台以“摇滚乐队”和“流行歌手”这两大类别为主力。今年说唱艺人在音乐节的舞台大幅削减,只有万妮达和沙一汀EL接了3个音乐节。今年五一的海外阵容大幅下滑,有30组左右的海外音乐人出现在五一的舞台,大多数是北京和东莞超级草莓带来的,音乐风格最为多元化。

 

今年五一期间,国内音乐演出市场呈现出“垂直深耕、多元共生”的蓬勃态势,多场小而美的主题音乐节落地,值得关注。

 

例如,北京檀谷慢闪公园的新乐府世界音乐节将侗族大歌、昆曲、电子民乐等传统与现代元素熔铸于山谷舞台,观众既能在《黑神话·悟空》配乐创作者的演绎中感受国潮张力,亦可通过“声音实验室”“民歌脱口秀”等非遗工坊亲手触摸民族乐器基因密码,单日69元的亲民票价与“山谷音乐流水席”的沉浸式场景,让民乐突破年龄圈层成为年轻群体的文化新宠。

 

青岛金沙滩啤酒城后山营地的小燥海岛艺术节则以摇滚、金属乐为纽带,40余支乐队与40组艺术家在5天时间里持续输出硬核音浪,从老牌金属劲旅到先锋电子核新锐的阵容配置,搭配海浪与啤酒节的狂欢氛围,构建起北方沿海城市独有的音乐节文化符号。

 

河北磁县溢泉湖畔的民谣四季歌音乐生活节则以“自然+人文”为底色,万晓利、钟立风等民谣音乐人用诗性歌词与吉他叙事勾勒冀南风土人情,观众可以在19.6公里环湖绿廊间搭帐篷露营,在磁州窑火与北朝文化的千年回响中,感受民谣音乐与在地文化交融的治愈力量。

 

这些垂直化音乐节不仅以差异化定位满足细分受众需求,深度融合“音乐+非遗”、“音乐+自然”、“音乐+在地文化”,属于投资成本小、风险低但风格化明显、有较强的音乐性,同时也能丰富地方文旅活动。

 

(来源:中国旅游报、音乐财经、环球旅讯、品橙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