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三大航:机票互售,并公告拒绝第三方加价售票
3月15日,国航、东航、南航国内三大航司发出关于维护旅客权益的公告,称即日起针对旅客在第三方购票渠道遭遇加价销售、篡改旅客行程、多收机票退改手续费等行为,一经查实,将先行垫付旅客相应的差价损失,并按照协议约定对涉事单位采取追责措施。同时,各航司还推出机票验真和享受安心购票保障服务。
航司特别提醒称,旅客购票后可登录相应航司的App或微信小程序,实名注册即可查验行程和票价税费,或选择“全部服务”页面中的“机票验真”服务,输入相关信息后进行机票验真和票价税费查询。旅客如发现查询结果与实际不符,可拨打航司客服热线进行反馈。
三大航均表态:旅客反馈的查询结果与实际不符,一经查实,航司退还旅客差价损失。同时,各航司还推出机票验真和享受安心购票保障服务。
此外,目前三大航之间在共飞航线上全面开始了机票互售,目前在国航,东航,南航的APP上,不少国内航线都可以买到另外两家航司执飞的航线机票。
三大航全面开启互售的背后,是机票销售渠道的不断演变,尤其是航司自身的直销渠道,在长期与分销渠道的博弈中,航司的APP已经越来越像OTA。
传统航司之间在销售上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代码共享上。代码共享合作是指乘客所购买的某家航司代码的机票,其实际承运方为另一航空公司,相关航班即被称为代码共享航班。
互售则是乘客在东方航空APP上能够直接看到南航代码的机票,进入预订页面后,东航的系统则会提示值机需要到南航的柜台办理。相当于整个交易过程中,东航扮演了机票代理的角色。但东航并不会在上述交易中获得代理费,只是在后续会跟南航进行具体票价的结算,南航在东航APP上展示的票价和舱位,也是由南航来决定;同样,东航机票在南航APP和国航APP上的操作也是如此。
不过,多位航司负责销售的管理层坦陈,与OTA平台相比,航空公司的官网或APP在IT技术和旅客服务系统(PSS)方面还有不少差距,甚至有时还会影响基本的交易体验,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来源:北京商报、羊城晚报、金融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