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京津冀:《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出台

发布时间: 2024-11-20 点击数量:0

日前,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共同出台《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高效整合京津冀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构建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一揽子措施提升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整体实力。

 

按照行动计划,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将围绕丰富区域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积极组织文化和旅游企业,聚焦新热点、新业态、新场景,策划推出特色主题游、自驾游、定制游、夜间游等系列优质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乐游京津冀”等组合产品,推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合作交流、创新发展。支持引育国内外品牌活动,鼓励举办音乐节、演唱会、艺术节、巡回展等,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

 

围绕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将大力推动京津冀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大力推进三地冰雪体育旅游消费;推进三地旅游演艺融合发展,支持三地文旅企业等共同开发演艺项目。

 

协同推出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惠民措施。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将持续宣传推广“乐游京津冀一码通”,建设“乐游京津冀”三省市官微联动矩阵。会同相关支持机构,面向三地本地居民和游客推出消费券、票价优惠、消费满减满返等惠民措施。与航空公司协调增开热门旅游航线和定制航班,联合平台企业推出特价机票套餐、打车优惠、租车优惠等。构建京津冀客源共享机制,实施游客互送行动,共同激活京津冀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

 

行动计划要求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协同开展区域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高水平举办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等重大标志性展会。加强社交网络平台的视频和图文推广,开设京津冀旅游专题页或专区。优化整合资源渠道,形成区域旅游宣传合力,面向京津冀游客的主要客源地、新兴客源地联合开展主题旅游推介活动,擦亮京津冀旅游“金字招牌”。

 

协同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建设三地产业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储备库,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每年联合举办1次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招商推介活动,促进三地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与社会资本对接融合。携手面向海内外联合招商、组团出海,共同扩大合作“朋友圈”。

 

协同共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载体。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将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合作机制,探索建立“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合作新模式,强化对产业协同发展的实体支撑。共同推动智慧园区建设,促进三地文化产业园区信息、资源、服务协同。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园区携行计划,引导三地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开展重点项目合作。加快推行社保卡在三地文化和旅游体验的“一卡通”功能,深化开发旅居养老产品。

 

行动计划还提出协同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加强三地文化资源整合,建立京津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企业库和人才库,对积极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企业和人才跨区域投资和创业的进行重点支持,推动区域内文化和旅游企业在乡村地区协同开发、联动转化。

 

协同推动文化和旅游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地积极推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开展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接交流活动,引领和服务京津冀文化和旅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举办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推动区域内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走出去,提升三地文化和旅游贸易规模质量。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