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New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详情 >>
行业动态Hot
文旅聚焦Notice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计划出台惠民举措超6000项! 详情 >>

与IGZGS一起去旅行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主体建筑将于2025年10月落成

故宫北院区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设施、中央和国家机关重点建设的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故宫北院区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的数量会达到2万到3万件。 详情 >>

  • 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我国世界非遗总数达44项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的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 详情 >>
博物馆里有新展
走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中国 茶
皮影戏
文化艺术与文化旅游

“双向奔赴”的旅游热潮见证中国节日的世界流量

发布时间: 2024-10-14 点击数量:0

受益于免签政策和全球航班运力复苏的双重利好,中国游客与外国游客实现了“双向奔赴”,也为各国旅游业发展输送了“真金白银”。展望未来,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出入境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国庆黄金周再掀博物馆热,“几秒就约满”“错峰出行成中国黄金周新趋势”“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景区”“中国黄金周体育赛事点燃民众热情和旅行热潮”……每年中国人在“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出行与消费都会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话题。

 

受益于免签政策和全球航班运力复苏的双重利好,多家旅游平台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假期,中国出境游依然火爆,入境游增速则高于出境游,更加令人瞩目。中国游客与外国游客实现了“双向奔赴”。

 

刚刚结束的国庆黄金周期间,中国民众出境游持续升温:假期前三天,上海浦东、虹桥口岸出境内地居民人数超12.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5.5%;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游客感叹候机队伍“数不清转了几个弯”。入境游数据也格外亮眼: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入境游订单数同比上涨60%……

 

其实,自今年以来,我国出入境人流已有明显复苏。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的为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

 

“双向奔赴”的背后是越来越便利的出入境措施。去年12月,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被中国纳入免签名单。今年3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增加布设外币兑换业务网点和外卡刷卡设备,提升入境游客支付便利度。今年7月,商务部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便利境外人员住宿若干措施的通知》,便利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改善境外人员住宿体验。就在国庆节前夕,中国决定进一步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葡萄牙、希腊、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同时,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无感通关、便捷支付、国际化消费场景更加普及。

 

以移动支付为例,三亚已布局具备境外银行卡受理功能的POS设备1万余部,北京推进四星级以上酒店、4A级以上旅游景区均可实现外卡POS机刷卡、发放“零钱包”60.8万个,青岛设立6个外国银行卡支付示范点、协调5700多家商户接受外国银行卡支付……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报告》中还提到,今年以来,优质的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游客的青睐。比如,去哪儿平台大数据显示,今年黄金周博物馆旅游热度环比上涨263%。“博物馆热”延续,全国多地博物馆爆满。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的博物馆也是人山人海。

 

中国黄金周体育赛事也点燃了民众的热情,将体育、文化和旅游无缝地结合成一种令人着迷的体验。比如,位于北京的国家网球中心举行了202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热情的球迷被吸引;在北京首钢园,观看2024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赛的球迷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上海,世界F1H2O摩托艇锦标赛上演精彩的高速动作……

 

人来人往传递着节庆的喜悦,也为各国旅游业发展输送了“真金白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金额达1965亿美元,再度成为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外国游客大规模来华的经济效益也在显现,国家统计局2023年数据显示,来华旅游外国人日均消费3459元人民币,预计直接拉动消费超1000亿元人民币。今年前7个月,1725.4万人次外国人来华,同比增长129.9%。

 

展望未来,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出入境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中国节日的世界流量正成为中国融入世界、世界拥抱中国的生动写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